2026年6月15-17日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距2026年展會還剩
“32.8噸……”在位于思南縣雙塘街道的貴州益興淀粉加工有限公司過磅處,計重員完成過磅紅薯報數,標志著思南縣雙塘街道紅薯淀粉加工項目正式投產,也邁出了該縣強化紅薯產業鏈條至關重要的一步。
“像這樣的大車后邊還有很多,在排隊,陸陸續續進場,大家奮戰了這么久,終于看到成效了。”在現場,貴州益興淀粉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付強不停地指揮調度,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貴州益興淀粉加工有限公司作為思南縣紅薯產業鏈延伸的重要一環,將進一步為思南紅薯品牌“陳薯”酸辣粉產業提供更加豐富的原材料供給,實現從紅薯種植、淀粉精細加工到最終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條。
“項目是落實全市紅薯產業發展布局的重要舉措,總投資為2.75億元,主要建設年產15萬噸的淀粉生產廠加工線一條,日處理4000噸的污水處理廠一座,總占地面積約189畝,主要收購德江、江口、印江等區縣種植的紅薯。”思南農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不僅帶動周邊群眾100余人就業,同時還大大緩解了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因為場地問題帶來的紅薯收購壓力,提高了農民種植紅薯的積極性,增加薯農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近年來,思南縣因地制宜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以紅薯產業為示范,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產業鏈等舉措,推動紅薯產業向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產業循環化方向發展,形成紅薯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有效促進紅薯產業提質增效,實現了集體經濟壯大、農戶持續增收的目標。
全縣在“一主兩輔”的農業產業布局下,完成了從紅薯種選育、種植、加工到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探索和建設,并通過不斷壯大產業鏈,持續塑造品種品質品牌,著力補鏈強鏈延鏈,推動該縣紅薯產業邁上新臺階,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貴州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紅薯產業發展研究基地及紅薯產業博士站在思南縣掛牌成立,標志著貴州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與思南縣人民政府就科技支撐紅薯產業發展達成戰略合作。
當天,貴州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專家團隊還到思南縣的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觀摩,實地參觀紅薯產業鏈條及產品展示。近年來,貴州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緊緊圍繞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聚焦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院政企合作,持續提供技術研發與創新支持,助推地方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不斷加大地方種質資源收集力度,豐富種植資源圃,加大種質資源鑒定和優勢資源利用,聚焦培育高產、耐逆紅薯新品種。
據悉,貴州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將以該基地和博士站的建立為契機,以基地共建、技術攻關、成果展示、人才培養為重點,加強技術研發、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以科研成果轉化利用助推紅薯產業發展壯大,讓紅薯在基地、博士站成為“主人翁”,共同促進紅薯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金臺資訊、天眼新聞聲明:凡本平臺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行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侵權,聯系刪除。
更多淀粉相關信息,請鎖定“上海國際淀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