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生產經營中使用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的情況較為普遍。每年我們會分批從上游采購玉米入庫,用于日常生產玉米淀粉及飼料等,有大量的玉米淀粉庫存以及階段性的玉米補庫需求。一方面在現貨銷售上,我們會結合原料玉米成本并參考期貨盤面價格對玉米淀粉進行周度定價,充分利用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另一方面我們會結合現貨流轉,通過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貨對沖風險。”
在采訪中,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玉米淀粉期權上市恰逢其時,將與標的期貨形成互補,以更低的資金成本、更靈活多樣的策略為玉米深加工行業提供更精準有力的衍生工具。
“在實踐中,我司已運用大商所玉米期權工具,幫助企業控制原料價格風險,取得了良好效果。”朱勇生告訴記者,企業通過利用期權對企業期貨和現貨經營頭寸進行風險管理,有利于解決自身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面臨的不同風險,使業務管理向更精細化方向發展。其中,買入期權只需建倉時一次性支付權利金,資金占用量不大,且中途行情波動無須補充資金,最大的虧損也僅限于權利金的損失;企業通過賣出期權,收取權利金,則能夠不斷降低采購或庫存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侯國利看來,期權作為一種新型的風險管理工具,具有獨特的優勢,企業可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風險管理需求,選擇不同的期權策略。同時,期權交易成本相對較低,能夠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和風險。“此前,我們通過‘大商所企風計劃’嘗試過玉米淀粉場外期權,有效彌補了玉米淀粉庫存跌價帶來的損失,保護了加工利潤,期待場內期權可以為企業帶來流動性高、交易環境透明的新工具。”侯國利告訴記者。
展望未來,隨著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貨、期權逐步發揮合力服務產業,期貨市場運行質量、功能發揮水平將不斷提升,期貨和期權將愈加成為玉米深加工產業不斷轉型升級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來源:新浪財經、飼料行業信息網
聲明:凡本平臺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行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