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薯制品產業呈現出“野蠻增長”態勢,在快速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也帶來了商品薯市場價格大漲大跌行情。國內薯制品產業快速發展導致2021-2023兩個年度國內加工商品薯供給不足,助推了全國商品薯市場價格快速上行。
伴隨北方一作區靠南產區“大西洋”種植比重增加,易感病的“夏波蒂”向西北地區轉移,“麥肯1號”“布爾班克”等規模化生產品種快速增量、“隴薯15號”為代表兼用商品薯在甘肅快速推廣等,使得國內加工商品薯種植規模急劇增量。疊加2024年起周邊國家低價的初級薯制品沖擊加劇,導致2024/2025年度國內加工商品薯收購價格回歸2019年水平,進而使得北方一作區鮮食商品薯產地出貨價格低位運行。
也正由于加工商品薯低價進一步刺激了資本進軍薯制品加工業。總體來看,國內馬鈴薯種植結構調整需要與產業結構調整相互適應,以及金融等政策保障機制建設,將共同輔助我國馬鈴薯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秋季氣溫明顯偏高并延遲至11月中旬,北方大田蔬菜增產使得2024年元旦至春節期間全國蔬菜價格出現走低行情。受地緣政治及紅海危機影響,國內快速發展的初級薯制品生產和銷售出現降速。多種因素導致2023/2024年度全國商品薯價格震蕩走低。期間,我國薯制品產業獲得社會資本廣泛關注并快速發展,帶動了馬鈴薯終端消費升級,進一步反映出國內供給增加的商品薯消費需求不足。
指數監測顯示,2023/2024年度定西商品薯指數低位運行但明顯高于2021/2022年度水平;2024年夏秋降水較多導致商品薯品相不佳,前期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后期優質商品薯不足將促進價格震蕩回升。定西種薯延遲效應明顯,定西原原種指數、原種指數均是上漲;2024年全國商品薯價格再次走低或將導致種薯行情走弱。進入2024年,定西乃至全國馬鈴薯全粉受周邊國家低價貨源沖擊而持續震蕩下滑;優質的馬鈴薯淀粉進入5月份后才震蕩走低。伴隨國際初級薯制品行情回暖,接續定西乃至全國初級薯制品行情看漲。
此外,受外埠馬鈴薯生產規模增量影響,2023/2024年度圍場馬鈴薯庫存期縮短,但整體上商品薯銷售均價維持在每斤0.65元,仍處于盈利范疇。新產季,窖藏薯倉位不足或將帶動圍場馬鈴薯從低位窄幅震蕩回升。錯季銷售的威寧洋芋受到的影響最小,2023年獲得較好收益;空檔期消失且北方低價商品薯沖擊,2024年威寧洋芋行情持續走低并將延續至銷售結束。
經過全球馬鈴薯資訊收集整理分析以及總結國內部分主產區生動實踐,新華指數研究院農業市場研究中心建議,主產區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通過推進區域間產業協作來補足自身發展短板;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信息化進程,促進產業對沖基金等金融工具落地,避免種植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調整錯位,保障區域乃至全國馬鈴薯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數來源于產業,服務于產業。下一步,在貴州威寧、甘肅定西、河北圍場等基礎上,新華指數研究院農業市場研究中心將增加對東北、西北區域商品薯信息采集密度;完成全國初級薯制品出廠價格指數編發;繼續聯動歐盟、美國、中亞等熱點區域進行信息流采集,爭取建設成為全球馬鈴薯信息發布中心。